【村長曉佳一】圖文記錄鄉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從2021年7月19日開始,河南遭遇千年一遇特大暴雨侵襲,鄭州一小時降水量達到201.9毫米,24小時降水量546毫米,隨後國家防總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在21日河南周口提升為一級防汛響應,在同一天21日河南新鄉2小時降雨量超過鄭州,22日鶴壁降水量已超過鄭州,同一時間新鄉30座水庫有29座蓄滿溢洪;然後衛河鶴壁段決堤,新鄉實施分洪措施。
截止今日,河南本輪強降雨致使71人遇難,直接經濟損失715.29億元 災情仍在進一步核查評估統計中;其中,截至7月24日下午18時,農作物受災麵積1307萬畝,其中玉米受災867萬畝、水稻10萬畝、大豆48萬畝、花生181萬畝、其他201萬畝,絕收麵積238萬畝。
867萬畝玉米受災,糧食絕收麵積238萬畝,根據今年天氣預測,汛期將會是旱澇並重極端天氣頻發的年景,這樣一來糧食出現減產好像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雖然河南是農業大省,糧食產量居全國第二,但是玉米產量卻隻能排第五,19年玉米產量2247.37萬噸,占到我國玉米產量的9%,今年我國玉米價格不斷攀升,農民種糧積極性開始增大,玉米種植麵積42670千公頃(6.40億畝),比去年增加2109萬畝。
因此河南受災的867萬畝玉米不能夠對於總體產量有太大的影響。
當然這並不是最後的結論,最近台風“煙花”並未消散,甚至以裹挾之勢登錄浙江、上海、江蘇,繼續影響山東、安徽及河南等地,近幾天黃淮、沿海一帶出現暴雨、大暴雨,雨勢迅猛,風級至少在7~8級,甚至10級以上大風,這對於農產品有致命的威脅,因而玉米產量到底是增長還是降低現在做判斷為時過早。
但是這並不能阻止玉米價格上漲,從國際上,全球的糧食價格指數持續上漲了12個月,同比上漲了40%。
國內生豬產能已經恢複,即將進入過剩期,玉米的消耗飼用占據60%,是主要原材料,生豬存欄量對玉米需求量有直接關係。
再加上今年農資價格持續上漲,農民種糧成本增大,對於糧食價格有支撐作用,多頭利好相加之下,玉米價格有望突破今年1.5元的最高價,這對於農民來說無疑是好事。
禍福相依,前文提到台風“煙花”並未遠去,開始直接登岸興風作浪,那麽第一個壞消息就是受“煙花”影響,多個省份生產企業開始停工防台,共度時艱。
鄭州市教育局在今天印發《關於做好台風暴雨防範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學校(單位)立即進入戰時狀態;所有校外培訓機構全部暫停培訓活動。27日至29日三天,暫停一切教育教學活動。
也就是災難隨時會來,我們不要悲劇重演。
第二個壞消息就是隨著暴雨台風襲擊,水產、豬肉價格開始出現上漲。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27日14:00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1.96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2%。鯽魚24.49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6%;鯉魚18.30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0%;白鰱魚12.22元/公斤,比昨天上升2.9%;大帶魚38.43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5%。
除了豬肉、淡水魚價格上漲外,蔬菜、水果都開始了上漲模式,這和本輪因台風引起的強降雨有直接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今晚“煙花”進入安徽,今明兩天,黃海中部和南部、東海西北部、長江口區、杭州灣、山東半島南部沿海、江蘇東部沿海、上海沿海、浙江東北部沿海將有6-7級大風,陣風8-9級,其中,江蘇東部沿海和黃海西部的部分海域風力有8級,陣風9-10級;
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安徽中北部、河南東部以及山東中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江蘇中西部、安徽北部、山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220毫米)。
持續的大雨大風天氣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護,減少外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