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匯總:高毅資產、富國、交銀施羅德基金等159家明星機構調研海信視像!

重點機構:高毅資產、富國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嘉實基金、睿遠基金、泉果基金、華夏基金、景順長城基金
調研摘要:
1. 公司一直在推進全球化、高端化,具體成果有哪些?
答:公司堅定全球化戰略,自主品牌出海與高端出海取得顯著成效。公司通過深化全球本土化布局,強化供應鏈能力,並把握讚助歐洲杯、世界杯等頂級體育賽事契機,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
據奧維雲網數據,2024年,海信係電視國內市場的銷售額份額為29.83%,位居行業第一。在“Local for Local”策略下,海信係電視產品在全球市場出貨量持續增長,根據Omdia,2024年海信係電視出貨量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二。據GFK、Circana數據,海信係電視在日本、澳大利亞、南非、斯洛文尼亞等國家排名第一,在加拿大、墨西哥、波蘭、烏克蘭、克羅地亞等國家排名第二,在美國、德國、意大利、英國、葡萄牙、匈牙利、塞爾維亞、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排名第三。
高端化戰略讓公司產品銷售結構持續優化。據奧維雲網數據,國內市場,公司75+、85+、98+、100+和Mini LED產品市場占有率均位居行業第一。據奧維睿沃數據,2024年,公司75英寸及以上電視銷量占有率20.9%,排名全球第一;85英寸及以上電視銷量占有率21.9%,排名全球第一;100英寸及以上電視銷量占有率47%,排名全球第一。
2. 海信電視接入DeepSeek後有哪些變化?
答:海信電視接入DeepSeek,支持滿血R1和V3版本自由切換,成為行業首個搭載深度思考智能體的電視品牌。目前,所有搭載智能體的海信電視都已完成升級並全麵支持DeepSeek,即將上市的海信電視2025年新品也將深度融合DeepSeek模型能力,升級用戶智能交互體驗。接入DeepSeek後,海信電視用戶無需複雜的操作步驟,使用海信電視遙控器小聚AI鍵或者直接通過語音打開DeepSeek,在對應的智能體對話頁麵內,用戶通過語音對話即可便捷體驗。同時,深度融合DeepSeek的星海大模型,定位家庭的智慧中樞,已集成了包含DeepSeek在內的影視、遊戲、健身、育兒等18大智能體,每個都是專家級。
3. 海信在AI領域有哪些布局和應用?
答:公司在AI領域的技術布局主要包括AI芯片、AI算法、AI大模型、AI智能體等。公司新一代AI畫質芯片在今年CES展會亮相,通過AI與畫質算法的深度融合,實現了全方位的畫質提升。海信自主研發星海大模型,數據基礎紮實,支持語言交互、多模態處理等。在AI的場景應用方麵,主要圍繞AI交互、AI服務、AI畫質、AI音質等。AI交互包括語音交互、圖像交互等,支持100+技能、多輪對話、影視搜索、周邊服務、問答聊天、屏幕人物識別和影視推薦等。同時圍繞觀影、體育、遊戲、教育等用戶場景,開發AI智能體,提供AI服務。此外,公司第一時間接入Deepseek,全麵強化AI相關能力,在產品技術、在內部經營提效等方麵都發揮作用。
4. 公司跟XREAL合作開發AI眼鏡無疑是強強聯合,能否介紹下具體合作方向及雙方技術儲備?
答:公司於2月25日與行業領軍企業XREAL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合作方向涵蓋了產品研發、光學顯示、空間計算、智能圖像、AI大模型和全球銷售等多個方麵。此次合作開創了顯示產業龍頭與AR行業領軍者的全產業鏈協同範式,將重塑全球AR/AI眼鏡產業競爭新格局。雙方聯合研發的首款AR高端觀影產品將於今年下半年發布,AI技術的深度賦能成為關鍵支點。
公司作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電視品牌,聚焦家庭、商用、車載3大場景,錨定激光顯示、LCD、LED、雲服務、芯片、AR/VR六大產業,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升級,為全球用戶提供一流的多場景係統顯示解決方案。從2020年起,公司開始啟動AR/VR產品開發,麵向工業、教育、醫療等多個行業用戶,通過技術攻關,先後推出VR一體機、AR眼鏡、工業實訓平台、AI拍照眼鏡等多款產品和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底,海信在虛擬現實領域累計申請超過280項專利,主導製訂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各1項,團體標準三項以上。
XREAL作為全球頂尖的AR科技公司,始終站在科技創新的最前沿,通過革命性技術突破產業邊界。其自主研發的X1空間計算芯片開創行業先河,原生3DoF能力刷新行業產品體驗天花板。XREAL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可以實現核心零部件光學引擎自研自產的公司。根據IDC數據,XREAL在2024年上半年占據市場47.2%的份額,在全球市場保持絕對的領先優勢,並連續三年蟬聯AR品類銷量冠軍。
券商研報:

重點機構:
富國基金:黃彥東
景順長城基金:範順鑫
嘉實基金:徐鶴洋
華夏基金:韓霄、武軼男
交銀施羅德基金:張明曉、何雄
調研摘要:
1) Q:經過2023—2024年的市場去庫過程,目前市場上的庫存情況如何?
A:目前,市場渠道中產品庫存基本處於低位,但采購端較為謹慎,即時采購、隨用隨買是主流趨勢。相較於市場端,生產供給端的麵臨著不同程度的庫存壓力。
2) Q:公司2024年三季度利潤出現下滑的具體原因?
A:行業競爭持續加劇,銷售增長放緩。同時,銀行利率下調致非經理財收益減少。此外,在三季度計提了1700萬元資產減值。
3) Q: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關於公開征求《農業農村部關於修改〈農藥登記管理辦法〉等5部規章的決定(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中,提出的“一證一品”政策,對農化行業及公司的影響有哪些?
A:“同一登記持有人的同一農藥產品標簽隻能標注同一個商標”,也就是所謂的“一證一品”,公司認為將對農藥行業的發展產生積極正麵的意義。“一證一品”的政策對農藥企業研發、登記、生產、銷售等各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有利於優勢農藥企業利用技術、證件、資金等資源優勢專注提升品質,打造品牌,在差異化競爭中,通過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性、適用性,推動產品轉型升級。
公司在市場準入、渠道建設、產品資源獲取等方麵具有一定優勢,未來“一證一品”政策的實施將推動有技術優勢和證件優勢的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公司將密切關注政策執行情況,抓住市場機遇,發揮先發優勢,積極推進市場拓展,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4) Q:“原藥溯源”政策的推行對農化行業及公司的影響?
A:“原藥溯源”明確提到農藥產品的標簽上要標注使用的原藥企業登記證號和企業信息,這意味著每款產品從原藥企業到生產廠家再到經營門店,每個環節均可實現追溯。“原藥溯源”政策的提出旨在打擊農化市場上存在的地下工廠等不合規廠商,加強監管對原藥生產和製劑產品的全流程管控,減少不合規工廠對國內農藥市場體係的衝擊。同時,“原藥溯源”要求企業必須嚴格把控原藥質量,雖然增加了質量控製的成本和難度,但也促使企業提升整體產品質量。
未來隨著“原藥溯源”政策推行,公司將會堅定地落實相關法規要求,堅守合規經營的底線不動搖,增強客戶對公司產品的信任度及滿意度。
5) Q:針對作物解決方案,行業內多家公司在提及這個概念,公司的競爭優勢有哪些?
A:公司始終圍繞不同區域農戶的差異化需求展開方案設計,產品端通過不斷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開辟作物營養賽道,提升並優化作物健康解決方案的本地化屬性,形成產品的競爭優勢。公司深入踐行“科技立華”戰略,注重“新技術、新劑型、新應用”的探索,研發中心及產品開發部每年開展4600餘場田間實驗,為產品迭代提供技術支撐。立華為農社助力公司提升作物健康解決方案品牌的終端影響力,目前已有25家立華為農社展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比如,公司2024年重點推廣的“中農鼎糧柱”作物健康解決方案效果優異,在12個省/直轄市開展29場豐收測產會,測產數據表明,使用該方案的田塊較常規種植畝增產12.2%—21.0%,並獲得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授予“農藥減量增效優秀解決方案”榮譽稱號。
券商研報:

重點機構:易方達基金
調研摘要:
1.公司在少銀化、無銀化技術儲備或進展情況如何?
答:光伏產業一直在尋求用少銀/無銀化漿料來降低金屬化成本,公司積極布局係列低銀金屬化新技術以應對未來市場變化,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全球光伏市場的領先地位。除了不斷提升低銀含共燒產品技術外,從銀到銅等賤金屬演進中,公司有梯度化的係列產品方案設計:第一,公司N型HJT電池低溫銀包銅漿料產品持續大規模出貨,持續開發更低銀含量的高可靠性銀包銅漿料,市場份額與產品性能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第二,結合行業周期現狀,以“可靠、可量產、可負擔”為目標,針對TOPCon、TBC等高溫電池,公司係統性推出了高銅漿料設計,使用專門設計的超低銀含高溫共燒種子層漿料和獨家設計的高銅漿料進行協同聯用的方案設計,具有穩健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大規模供應能力,直接兼容TOPCon/TBC產線設備,可落地性強,預估在今年下半年有望推動大規模量產;第三,在純銅漿料方麵,公司以“更高可靠性、更好的可量產性、更友好的工藝條件”為目標,配合相關客戶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持續推進中。
2.未來高銅漿料推出,公司如何保持相關壁壘,維持優勢?
答:我們認為,未來隨著高銅漿料的推出,相應公司產品建立的行業壁壘會更高。從技術上來說,因為高銅漿料技術應用方案本身包括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漿料的聯合使用,各自有技術壁壘的同時,其聯合協同使用也有相應的壁壘。從種子層漿料玻璃粉的全新開發設計、銀粉體係的重構和形貌調控,到賤金屬粉體表麵特殊處理和高銅漿料配方增強,以及種子層與高銅層界麵適配等,其技術難度會是多維度的提升。從商業上來看,公司目前在含銅漿料的可靠性出貨及市場化推廣上處於行業領先位置,結合公司在現有TOPCon、TBC、HJT漿料領域領先的份額、技術地位以及客戶結構積累優勢,公司將持續積極與客戶協同創新,優化市場落地節奏。
3.公司在高銅漿料上的進展?
答:在高銅漿料上,公司已經與龍頭客戶進行了長期合作開發,已經針對TOPCon等高溫電池推出了高銅漿料設計與應用方案,預估在今年下半年有望推動大規模量產,同時積極推動相關解決方案在TBC電池領域的應用。
券商研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