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夥伴想了解孫炎明,今天小編專門整理了孫炎明的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孫炎明恢複了嗎
- 2、2010年感動中國人物中的員有誰,簡略事跡是?
孫炎明恢複了嗎
恢複了。2004年,孫炎明不幸患上腦癌,短暫的絕望之後,孫炎明重新振作起來,他一麵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一麵還像過去一樣,開心地生活,認真地工作,教育、挽救看押的失足人員,被人們稱為警界的“保爾”。
2010年感動中國人物中的員有誰,簡略事跡是?
錢偉長(1912-2010),江蘇無錫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錢偉長早年攻物理學,留學加拿大期間已經顯露出非凡才華。28歲時,他的一篇論文已經讓愛因斯坦大受震動,並迅速成為國際物理學的明星。抗戰結束後,錢偉長堅持回到祖國,在艱苦的條件下,拒絕美國科學界的誘惑,忠於祖國,堅持實現"科學救國"的抱負。為新中國開創了力學科學教育體係。他學貫中外,對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57年,錢偉長被錯劃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錢仍然沒有放棄科研和對祖國的忠誠。1977年以後,他不辭辛勞,去祖國各地做了數百次講座和報告,提倡科學和教育,宣傳現代化,為富民強國出謀劃策。1990年以後,他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及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業奔走。
信義兄弟——孫水林 孫東林
孫水林,男, 1960年生。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泡桐鎮人,建築商。
孫東林,男,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泡桐鎮人,孫水林弟弟。
言忠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現代傳奇。
⠂ ⠂ 他們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場悲情接力。雪夜裏的好兄弟,隻剩下孤獨一個。雪落無聲,但情義打在地上鏗鏘有力。
才哇 玉樹不會忘記的康巴鐵漢
才哇,男,青海省玉樹州結古鎮紮西達通村第三社社長。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住玉樹州糧油公司的才哇在一陣山搖地動中懵了,回過神來以後他立即衝出了家門,開車趕往紮西達通村,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在路上,他看著四處坍塌的房屋和被困的受傷群眾,馬上停下來投入到救人當中。“才哇,你們家的房屋全塌了,人被壓了,你快去看看吧!”一名村幹部帶來的這一噩耗如晴天霹靂。然而,才哇繼續在廢墟裏刨挖的雙手卻一直沒有停歇下來...... 在緊張運送了近30多名受傷的各族群眾後,他安排好下一步工作,急急忙忙趕回家去。可那個時候,呈現在他眼前的卻是親戚們幫助他料理親人後事的場麵,看著剛從廢墟中挖出的3位親人的遺體,撕心裂肺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當他在電視台舉辦的救災晚會上接受采訪時,他最大的願望依然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樹,回到他的村民身邊。
郭明義 "雷鋒傳人"
郭明義,1958年12月生,遼寧鞍山人,1977年參軍,1980年入黨,1982年複員到齊大山鐵礦工作。曆任鞍山鋼鐵集團礦山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先後任礦用大型生產汽車駕駛員、車間團支部書記、礦黨委宣傳部幹事、車間統計員兼人事員、英文翻譯等。郭明義曾先後獲部隊學雷鋒標兵、鞍鋼勞動模範、鞍山市特等勞動模範、全國無償獻奉獻獎金獎、企業優秀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是鞍山市無償獻形象代言人。
入黨30年來,他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從1996年開始擔任采場公路管理員以來,他每天都提前2個小時上班,15年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於多幹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們稱他是"郭菩薩"、"活雷鋒",礦業公司領導則稱因郭明義使整個"礦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華。 他20年獻6萬毫升,是其自身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義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鞍山市第一批捐獻造幹細胞誌願者。2006年,郭明義成為鞍山市第一批遺體和眼角膜自願捐獻者。
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還住在鞍山市千山區齊大山鎮,一個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裏。 郭明義曾先後獲部隊學雷鋒標兵、鞍鋼勞動模範、鞍山市特等勞動模範、全國無償獻奉獻獎金獎、企業優秀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是鞍山市無償獻形象代言人。
王偉 大荔軍人 舟曲之子
王偉,27歲,陝西省大荔縣墊橋鄉遊斜村人,武警甘肅總隊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隊舟曲縣中隊副中隊長。
2010年8月7日晚11時20分,雷電、暴雨籠罩著舟曲縣城,27歲的王偉正在單位值班,不敢一個人住在家的妻子當晚睡在娘家。屋外的雨越下越大,王偉立即向中隊領導匯報雨情,準備應對突發事件。集合哨響起,73名武警戰士帶上雨披和應急燈開始清點人數。集合完畢不久,營房開始晃動......
11時48分,王偉帶領25名官兵冒雨衝入泥石流現場。天像裂開了口子,雨水砸在王偉臉上,周圍一片漆黑,即使打開應急燈,能見度也不足5米。扶著倒塌的碎石,憑借著記憶與呼救聲,王偉與救援隊戰士搜尋著生還者。沒有任何工具,王偉和救援官兵徒手掀開瓦礫,他與戰友營救20多個小時,讓23條生命逃離了死神的威脅,而自己懷孕2個月的妻子和嶽父母一家四口人卻遇難,被渾濁的泥石流無情吞噬。 救災的那幾天,王偉總會習慣地掏電話、看妻子的未接來電。"不知道她最後會說什麽……"王偉拭去眼淚又說:"我現在就想多救人,多救出一個人,心裏才能好受一些!"
王萬青,男,漢族,66歲,上海人,黨員,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人民醫院外科主任醫師。2003年退休。
1968年從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後,自願到條件極為艱苦的甘南州瑪曲縣工作,在貧窮落後的瑪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其間,他放棄了多次回上海的機會,憑著對瑪曲人民、對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艱難地通過了生活關、語言關,毅然選擇長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來,他視藏鄉為故鄉,視牧民為親人,克服重重困難,全心全意為牧民群眾解除病痛,得到了廣泛的尊敬和愛戴,書寫了一段藏漢水乳交融的民族團結佳話。
三棲尖兵——何祥美
何祥美,男,漢族,29歲。江西崇義人,現人民解放軍73653部隊73分隊戰士。
1999年12月入伍時,何祥美隻是一個初中文化水平的農村青年。當兵第6年,南京軍區抽調了一批訓練尖子組成狙擊手集訓班,何祥美幸運入選。從此,開始了一個傳奇的軍旅生涯。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裏,何祥美已經讓自己成為一名具備“三棲”作戰能力的全能戰士。 三棲尖兵的美譽是艱苦的訓練換來的。 剛進入狙擊班,他就立誌要成為狙擊手中的王者,強迫自己去忍受煉獄一樣的生活。
“警界保爾”孫炎明
孫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東陽市看守所任監管民警。
從警28年來,孫炎明同誌立足本職,恪盡職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員。2004年被查出患腦癌,6年來三次作手術,與死神擦肩而過。但是他始終保持快樂向上的心態,與病魔抗爭,並堅持戰鬥在公安基層一線。 “隻要我在崗一天,就要幹好一天的工作,監所安全我才心安。”孫炎明說。
9年來,孫炎明分管和協管的監室從未發生過任何安全事故。他分管的兩個監室在所裏保持著兩個最好:在押人員秩序最好,教育改造效果最好。
以上就是孫炎明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