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3月6日訊近日,發布“以案說險:虛假代理騙錢財投保投資需謹慎”經典案例。
案例簡介
近日,某地公安機關接到群眾報案,有人成立虛假保險代理公司並從事非法金融活動。警方調查後發現這家公司根本沒有獲得保險代理許可證,而是通過非法渠道購買了老年人個人信息,然後假冒多家銀行、保險公司客服人員撥打被害人的電話,告知其購買的保險產品收益過低,讓其退保或者用保單貸款,然後再高息誘騙老人投資,簽署協議,累計騙取消費者的投資款達1400萬元。
隨著警方持續調查,發現這家虛假代理公司的背後控股集團公司更是問題頗多,該集團下轄幾十家公司,其中有一家子公司以黃金投資為由非法募集資金,涉案金額達2600萬元。同時,該公司一直對外宣傳自己是央企直屬上市公司,實際上曾兩次被該央企官方通報為假冒國企,其上市的證券交易所也存在冒名頂替的嫌疑。
案例評析
本案中,該公司騙取消費者資金的方式其實也十分老套,就是利用了一些金融消費者防範意識較弱、容易貪圖便宜的弱點,假冒正規公司的工作人員,用高回報蒙蔽了他們的雙眼。
風險提示
消費者應增強風險防範意識,通過正規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1)消費者在投保、投資之前一定要核實銷售人員的身份和公司資質,在正規、穩健的公司購買金融產品。尤其是老年人,在進行金融消費前可以與家中小輩商量,也可以直接撥打該公司的官方客服熱線,對銷售人員和產品的真實性進行核實。
(2)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在利率下行,市場環境低迷的情況下,任何承諾高回報同時保收益的金融產品,都是值得懷疑的。金融消費者一定要秉承收益和風險成正比的金融理念,合理規劃資金的配置,守住自己的血汗錢。(本網記者)
責任編輯: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