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7-05 07:41:09
地 点:北京
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商業航天不僅是建設航天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引擎之一。從破冰萌發到遍處開花,十年來,我國商業航天已邁向新征程。
3月5日,商業航天概念股大幅上漲,、、、等漲停,、、、等大幅上漲。
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與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商業航天的相關表述相比,措辭從“培育”到“推動”,體現了國家對商業航天重視程度的提升,預示著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2024年,雖然有提及新增長引擎,但對商業航天歸類為“未來產業”,2025年將商業航天定位戰略性新興產業。
10年耕耘,曆史性突破
2014年,國務院首次提出支持民間資本參與航天建設;2015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防科工局聯合發布了《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商業火箭和商業衛星公司不斷湧現。自2015年破冰以來,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已曆近十載。10年耕耘,中國商業航天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2024年,商業航天作為“新增長引擎”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8月6日,有中國版“星鏈”之稱的“千帆星座”首批組網衛星發射儀式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舉行,“一箭18星”順利升空入軌;11月30日,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從0到1”的曆史性突破。
目前,中國總計有三個計劃過萬顆的巨型低軌衛星星座,為千帆(G60)、國網(GW)和鴻鵠3號,計劃發射的衛星數量分別為超1.5萬顆、超1.2萬顆和1萬顆。當前千帆星座在軌組網衛星數量達到54顆,組網衛星已進入常態化發射狀態。千帆星座計劃2025年底部署648顆衛星實現區域覆蓋,2027年完成1296顆衛星的全球組網,2030年完成1.5萬顆部署。中國星網計劃也將於2025年啟動常態化發射,加速追趕國際領先水平。
據SIA數據,2021年互聯網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92.48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46.92億元,2021~2025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1%。
7萬家商業航天企業共赴星辰大海
從頂層設計到地方實踐,走向星辰大海的史詩征途中,中國航天在迎頭追趕。
目前,北京、上海、廣東等10餘個省份密集出台專項支持政策。在產業發展層麵,國內已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商業航天產業集群,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係。商業航天企業數量快速增長,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7萬家商業航天相關企業。
近年來,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驅動下,國有航天巨頭與以藍箭航天、星際榮耀等為代表的民營企業正在協同發力,構建商業航天全產業鏈生態,特別是民營商業航天企業近年來正以破竹之勢崛起,成為推動實力躍升的重要力量。
2024年,我國全年68次火箭發射,其中民營火箭貢獻12次。根據各家民營火箭公司官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數家民營火箭公司計劃在2025年進行中型運載火箭的首飛測試,其中天兵科技的天龍三號、星河動力的智神星一號、藍箭航天的朱雀三號、中科宇航的力箭二號、東方空間的引力二號均計劃於2025年首飛,2025年將是中國商業火箭技術突破的關鍵節點。
豐碩成果離不開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以A股商業航天領域的上市公司2021年~2023年研發數據來看,近年來商業航天公司研發投入保持持續增長。據證券時報ⷦ𘦓寶統計,66家公司研發投入由2021年的81.44億元提升至2023年的98.15億元;研發強度持續上升,平均水平由2021年的8.71%提升至2023年的11.95%。
2025年發射次數有望登上新台階
從近年來的數據來看,我國航天近三年在發射次數、部署航天器數量上均連續正向增長,持續打破曆史紀錄。
2024年,我國累計發射運載火箭68次,占全球發射次數的26%,位居全球第二,發射次數創曆史新高。美國以158次發射領先各國,俄羅斯位居第三,全年17次發射;日本、印度、伊朗、歐洲及朝鮮分列第四至第八,年度發射均在個位數。
從發射機構來看,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以134次軌道級發射領先全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ASC)居於第二位,全年進行48次發射。
2025年2月11日,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火箭順利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2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除了長征八號甲中型液體火箭,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直徑4米級可回收複用火箭,朱雀三號、力箭二號、智神星一號等一批新型號“北京箭”正摩拳擦掌等待2025年首飛。因此,2025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有望再上新台階。
中航證券認為, 展望2025年商業航天板塊,衛星星座的建設提速有望催化多家相關企業的利潤表改善,特別是衛星製造板塊。2025年,伴隨多款商業火箭新型號即將首飛,巨型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有望提速,相關商業航天板塊的上市公司的關注度有望提升,特別是衛星製造板塊有望迎來基本麵改善疊加估值提升的戴維斯雙擊。
一服中藥10個月漲價一倍 通脹壓力考驗政府...
中科院預測今年GDP增9.8% 不會發生嚴重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