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同耀】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
尹同耀 - 簡介
尹同耀,男,1962年11月出生,安徽人,1983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專業,此後在一汽工作12年半,曾任一汽-大眾總裝車間主任。當選過一汽“十大傑出青年”。
1997年,由安徽省及蕪湖市五個投資公司共同出資17.52億元人民幣興建的國有大型股份製企業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正式破土動工。作為奇瑞創業的“八大金剛”之一,尹同耀正式參與奇瑞的經營管理。⠂ ⠠
尹同耀 - 經曆
1974年9月――1977年6月,在安徽省巢湖市柳集中學讀初中
1977年9月――1980年7月,在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學讀高中
1980年9月――1984年7月,在安徽工學院(現合肥工業大學)汽車製造專業
1984年7月――1989年10月,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紅旗轎車廠任工藝員
1989年10月――1991年10月,赴德國、美國學習及一汽-大眾前期工作準備
1991年10月――1996年11月,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任總裝車間主任兼物流科科長
1996年11月――2004年2月,任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2004年2月至今,任奇瑞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
尹同耀 - 榮譽
2006全球華商影響力100強”榜單出爐,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尹同耀入選。
第二屆世界傑出華商大會公布了“2006華商影響力100強”,尹同耀位列第42位,成為唯一上榜的徽商。
2011年1月22日,獲得第二屆“中國時間”新世紀10年十大經濟人物稱號。
尹同耀 - 2005年業績
2005年10月31日,一直為世人所關注的奇瑞新一代發動機被正式命名為ACTECO,同時首款搭載該發動機的東方之子正式上市。此舉不僅表明,在核心零部件方麵,奇瑞成為中國第一個走上品牌化管理道路的企業,而且同時也意味著,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在更安全、更環保、更節能的新一代發動機領域終於實現了零的突破!據商務部機電司提供的信息,今年上半年我國小轎車(含成套散件)出口快速增長,達到創紀錄的9600輛,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83%,據海關統計,上半年奇瑞汽車出口3357輛,金額1645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17.8%和104.4%。出口國家包括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埃及、孟加拉、古巴、馬來西亞等國家。
奇瑞從隻能效仿現代,走自主開發和民族品牌之路。隻有依靠自主開發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是自主品牌的惟一出路,這是尹同耀回答記者提問時的回答。被認為是汽車行業“技術狂人”的尹同耀,帶領著奇瑞,走出了民族汽車產業的自主創新之路。
尹同耀 - 戰略
作為奇瑞的創業者之一和領軍人物,尹同耀已經把奇瑞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帶到了10歲、規模2萬人的企業。盡管年銷量30萬輛汽車的奇瑞在尹同耀的眼裏還是一個小公司,但是,他也從心裏意識到不能像以前那樣凡事出現在第一現場,管理一竿子插到底了。從2005年開始,尹同耀在奇瑞內部開始推行SBU,整個企業被劃分為各個職能部門。分完家後的2006年,尹同耀開始向他的授權者攤牌:“從此我將從各個業務的細節管理中跳出來,集中精力抓企業層麵的東西,更多地開始務虛。而各個業務塊的發展,就靠大家自己想辦法了。”分家過日子的風險就是各自為政形不成合力,尹同耀對於分權後的問題其實也有很多顧慮,他一直強調企業大了,領導班子必須高度一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尹同耀除了對領導成員提出要求外,就是不斷對他們進行培訓。而對理念實在不合者,他也被迫采取了淘汰、置換等極端手段,雖然這也許並不是他希望的結果。對於自己親手創建的奇瑞,尹同耀有時危機感很重。在2006年3月底奇瑞第50萬輛轎車下線儀式上,尹就曾說道,“我越來越感受到奇瑞在內部管理、盈利水準、資金運用方麵還存在很多短板......”;“比爾・蓋茨說微軟離破產隻有18個月,我說奇瑞離破產隻有18天”, “奇瑞一定要做進攻型企業,一定要發展,不瘋狂,就死亡”。
但有時他又感覺很好,“我們產品目前在市場上還沒有栽跟頭的,幹一個成一個,每一個產品的目標用戶群或代表的含義,把握得都還算準確。”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奇瑞早就吸引來了眾多管理谘詢公司。但尹同耀卻從不相信任何谘詢經驗,甚至毫不諱言聲稱“它們都是騙人的”。因此,幾乎沒有任何管理谘詢公司介入過奇瑞內部。尹同耀對此的解釋是:“奇瑞的問題我都清楚,要靠我們自己解決。”毫無疑問,尹同耀是一個自主意識很強的企業家。當然,他也知道奇瑞要實現目標,“就必須不斷挑戰自我,不斷戰勝自我”。而說這話時,他或許就在對壘著他自己。奇瑞過去10年的成長一路凱歌,但奇瑞也在接近自己的極限。
奇瑞員工麵對的外界誘惑越來越大。員工流失率不容小視。而不斷發展的企業本身對人才也很渴求,因此,人的問題是尹同耀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今天奇瑞對於外來的技術人才的安置方式,也體現了尹同耀對管理、文化等虛的東西的不同理解。
以前,像許敏等最早加盟奇瑞的外來技術人才,尹同耀幾乎是把他們當成“全才”供起來的,給他們高出自己好幾倍的待遇,並把很大的業務攤子交給他們去管理。尹同耀說:“當時我們對人才非常需要,但我們社會地位比較低、企業規模比較小,隻有通過優厚的待遇才能吸引來他們,不過後來發現他們中一部分人的專長還是在業務而不是管理上。”對於現在招來的技術人才,尹同耀強調讓他們先到具體技術崗位去做,經過試用、磨合後再用其所長。2005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委會這樣評價尹同耀的突出貢獻:“在核心零部件方麵,奇瑞成為中國第一個走上品牌化管理道路的企業,而且也意味著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在更安全、更環保、更節能的新一代發動機領域終於實現了零的突破!”
一個中國汽車裝配“中國芯”的時代風馳而來。
尹同耀 - 成就
尹同耀同誌現任奇瑞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帶領奇瑞人自強不息,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用短短十年時間,建起了擁有2萬多名員工、年生產能力達40萬輛整車、40萬台發動機和35萬台變速箱的大型汽車工業基地,從而帶動了整個蕪湖工業經濟的發展,創造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奇跡。當奇瑞在一片懷疑聲中起步時,中國汽車工業正盛傳著兩個神話:一是汽車企業不與跨國公司合資沒有前途,二是企業不達到100萬輛以上不能自主研發。然而“狂人”尹同耀帶領著奇瑞以分段集成創新的模式打破了這兩個神話:1998年生產的發動機一次點火成功,1999年自主研發的第一輛轎車下線,2001年風雲轎車上市……成為中國汽車工業令人注目的“黑馬”。他自信地拿起自主創新之劍,用一種與生俱來的“狂妄”,讓奇瑞在汽車業製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第一個自主品牌的發動機、連續4年蟬聯中國轎車出口第一……懷著“造中國人的汽車”的夢想,他帶領著奇瑞走出了一條民族汽車產業的自主創新之路。
作為奇瑞公司主要創始人之一,尹同耀同誌全麵主持和參與了奇瑞公司的籌建工作,從97年3月18日第一間廠房破土動工,到99年5月18日第一台發動機成功點火、到同年12月18日第一輛“風雲(圖庫 論壇)”轎車下線,以33個月的驚人速度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轎車工廠。尹同耀和他的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堅持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企業。目前,公司已經建起了在國內領先的最完備的產品研發體係,先後組建了汽車工程研究院和工廠規劃設計院,培養了一支國內一流的研發隊伍,實現了產品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目標。在尹同耀同誌的帶領下,2006年,奇瑞公司實現銷售整車30.52萬輛,其中出口突破5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56.7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2%,全國乘用車行業排名第四。今年1-6月,奇瑞公司已實現銷售整車20.7萬輛,其中出口超過5萬輛。奇瑞公司已成為國內擁有自主研發能力最強、自主品牌轎車銷量最多的企業,成為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當之無愧的第一品牌。
尹同耀 - 與奇瑞
以品牌提升為核心為應對挑戰,香港嘉誠亞洲汽車和基礎建設分析師葉林如此支招: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必須要及早做好戰略規劃,改變粗放型的經營風格,全麵提升管理效率,以節約成本。優化研發、供應鏈、製造、營銷等多個方麵的體係能力,自主品牌需要通過對細節的關注,改變在用戶心中的形象,注重品牌形象的提升。
奇瑞會怎麽應對這場“大考”?尹同耀的辦法是:通過國際市場、國內市場的共同發展,打造自主國際品牌。
“麵對新的市場形勢,我們必須以科技創新為依托,從科技創新中尋找突破口,實現以產品和品牌提升為核心的戰略轉型和調整,使奇瑞早日成為自主國際名牌。”尹同耀表示。
據奇瑞相關人士介紹,奇瑞公司將堅持以創新為魂,繼續保持高比例的研發投入,聯合相關合作單位和科研院所,“共同投入、聯合開發、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充分發揮資金的“杠杆效應”;以全球化的視野搞好人才引進和培養,繼續完善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激勵機製以及人才培養機製,將人才的培養工作放到重要的戰略位置,迸發人才的創新活力;成立中央研究院,並已經成立了汽車工程研究總院、規劃設計院、試驗技術中心。
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事實上,奇瑞在10多年從無到有的摸索中,已經形成了從整車(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到發動機、變速箱、關鍵零部件,從設計開發到工程技術、試驗試製、工藝規劃完整的開發能力;同時,在北京、上海國內人才密集、信息發達的經濟、科技中心城市成立開發分院;在歐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亞等汽車及零部件工業發達地區,分別成立了都靈分院、底特律分院、東京分院、悉尼分院,吸納優秀研發人才,根據未來能源、環境和社會的變化,收集最新科技信息。此外,奇瑞還通過對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以及試製試驗技術等的研究和開發,樹立起到2018年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雄心。
奇瑞公司副總經理金弋波對本報記者表示,奇瑞成立11年來,始終堅持技術創新,把擁有核心技術能力和更多的知識產權,作為自主品牌突破市場重圍、實現品牌國際化戰略目標的唯一出路;目前已在混合動力整車開發過程中,建立了奇瑞自己的混合動力研發與仿真平台,形成混合動力整車開發方法與流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技術突破。
他表示,對技術的專注使奇瑞的核心競爭力得以提升,並帶動企業的發展,2007年奇瑞汽車共實現銷售380817輛,其中出口11.98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98.3億元,利稅20.3億元,同時還實現了100萬輛汽車下線的曆史性跨越。更關鍵的是,除了銷量,對於產品的品質,奇瑞也有了更多向公眾展示的底氣。北京車展期間,奇瑞A3上市前的“10萬公裏連續不間斷公開測試”活動吹響發車號角。隨著奇瑞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李峰的一聲令下,三輛寬體歐版轎跑車――奇瑞A3穿越帶有計時裝置的巨型拱門,踏上了10萬公裏漫長的征程。
⠀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