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疫情期間如何科學安排日常生活)
作者:邵阳市 来源:温州市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07-05 07:31:54 评论数:
當前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擾
當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在我們身邊
從防病的角度
老百姓該如何科學安排好
吃、穿、住、行、樂呢?
吃
均衡營養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基礎
抵禦病毒侵襲,最可靠的力量是我們自身的抵抗力。越是直麵疫情,越是焦慮不安,咱們越要維護好健康心態。一日三餐注意膳食平衡和營養搭配(可借鑒膳食寶塔圖),保證優質蛋白質(如蛋、奶、魚類)、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是綠葉菜)、穀類攝入。可不能餐餐速食,簡單對付,在疫情期間,建議家裏常備三天左右的營養食物(材),以豐富我們的餐桌。
穿
與季節合適的厚薄穿衣
既不能保暖過度也不能清涼受寒。回家先洗手再更衣換鞋,外出穿衣和居家服要分開。外穿的衣物入家後應單獨掛晾,避免汙染居家環境,而且要勤洗勤晾,消毒防蟲。
入家後及時換上居家服,舒適又衛生。特別要注意,反複使用的口罩要單獨保管,避免接觸口罩內外麵,獨立懸掛,不能隨手折疊亂放。
住
常通風勤打掃
新冠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通風對流、保持空氣清新可以有效降低有害氣體的濃度,降低可能存在的病毒量。保證通風次數:每天至少通風3次。注意通風時長:在無風或微風的情況下開窗,建議以20-30分鍾為宜。選好通風時間:早上8:00-11:00和下午13:00-16:00是最佳通風換氣時間段,家住馬路邊,要注意避開早晚人流車流高峰開窗。
保護隔離環境的獨立性。疫情期間,有不少人需要居家健康監測,在此期間,我們要盡量保證被監測者相對獨立的居住環境。比如單獨的臥室和衛生間,相對獨立的就餐環境,盡量避免與同居住者的時空交集。在同一室共處時,大家都戴上口罩。對衛生間、門把手等重點部位保持一定頻率的消毒清潔。
在做到以上兩個方麵的同時,建議大家要注意維護居住環境的衛生,抹灰、拖地、及時倒垃圾,對衛生死角進行清掃,做好適當的消毒,窗明幾淨的整潔環境減少了病害,也會帶給我們舒適的居住體驗,有助良好睡眠。心情好,抵抗力自然強。
行
服從管理做好防護減少接觸
傳染病防控人人有責。中國的防控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為老百姓,我們要自覺落實好政府的各項措施,服從所在社區(村鎮)和單位的統一安排,及時報備和核酸檢測,在規定的範圍內活動。出行時戴好口罩(必要時戴上手套、麵罩)、做好防護,優選獨立出行方式、減少公共交通出行,注意一米間距,減少交談。按規定掃碼出行,綠碼出行。
樂
心情愉悅助抗疫
麵對疾病的威脅,恐懼、焦慮的情緒很常見。長期限製自由出行、甚至被居家或隔離,容易讓人產生抑鬱的情緒。首先,我們要支持和接受抗疫的社會統籌安排。
其次,我們還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當生活慢下來的時候,去安排一些平時沒時間實行的計劃,比如充足睡眠、整理家務、陪伴家人、上網、健身、看書、追劇、寫作、聽音樂甚至冥想。整理一下忙碌的生活,統籌計劃疫情期間的財、物,規劃好複工、複產、複學後的生活。
最後,我們要保持戰勝疾病的信心。眼前的困境一定會過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接受並享受當下!
做好了疫情期間的生活起居
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
自然就能吃好、睡好、身體好!
做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眾誌成城
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
明天會更好!
轉自 |江西衛生健康
來源: 南昌晚報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